聯係我們   Contact
搜索   Search
技術文章   Article首頁>>技術文章>>熒光原位雜交的染色體分析

熒光原位雜交的染色體分析

點擊次數:1316 更新時間:2016-02-24

熒光原位雜交的染色體(ti) 分析

(一)標本的製備

1. 室溫下,依次用 70 %、 90 %和 100 %的乙醇脫水 5min 。

2. 空氣幹燥載玻片。

3. 若短期使用,載玻片可在室溫貯存數天。若載玻片要保存,應在室溫下過夜使組織“老化”( aged ),然後放入容器中,該容器密封於(yu) 含幹燥劑的塑料袋內(nei) ,- 70 ℃保存。根據作者的經驗, 6 個(ge) 月內(nei) 使用的載玻片可貯存在- 20 ℃。在雜交實驗之前解凍這些載玻片,不提倡反複凍融載玻片。

(二)缺口平移法標記探針

通過缺口平移法(酰)化 DNA 探針

1. 結合: 2 μ g 探針 DNA , 10 μ l 10 ×反應緩衝(chong) 液, 10 μ l β-巰基乙醇, 10 μ l 核苷酸母液( 0.5mmol/L dATP, 0.5mmol/L dCTP, 0.5mmol/L dGTP, 0.5mmol/L -16-dUTP 和 0.12mmol/L dTTP ), 20 單位 DNA 聚合酶 I 和 1 : 1000 稀釋的 DNase I ,加雙蒸水至 100 μ l (zui後加酶)。

2. 在 15 ℃溫育 2h 。

3. 置反應混合物於(yu) 冰浴直至反應產(chan) 物的大小被確定。

4. 凝膠電泳檢測探針分子的長度:取 10 μ l 反應混合物,加入凝膠上樣緩衝(chong) 液,水浴箱中煮沸 2 3 分鍾使其變性,冰浴 3min ,上樣到 1 ~ 2 %的瓊脂糖微型凝膠中,並以適當大小的標準品做對照,以 50V/cm 電泳 3min 。用濃度為(wei) 0.5 μ g/ml 的溴化乙錠染膠,在紫外透照儀(yi) 上顯示 DNA 並拍照。

5. 對於(yu) 的雜交條件,探針(可見一脫尾)應為(wei) 100 ~ 500nt 。根據電泳結果進行下述步驟:

a. 如果探針大小在期望的範圍內(nei) ,進行步驟 6 。

b.如果探針太大,可加入更多的 DNase I ,在 15 ℃溫育。

c.如果探針未*消化,純化探針並重複缺口平移法。

d. 如果探針太短,用較少的 DNase 重複反應。

6. 為(wei) 使 DNase 失活,加入 2 μ l 0.5mol/L EDTA 和 1 μ l SDS ,在 68 ℃加熱 10min 。

7. 用離心柱凝膠過濾法從(cong) 標記的探針中分離出未摻入的核苷酸:

a. 用 1ml 注射器裝入矽膠玻璃棉至 0.2ml 刻度處,加經緩衝(chong) 液平衡的 Sephadex G50 至 1ml 刻度處,將此柱置 15ml 的離心管內(nei) ,室溫下, 3000r/min 離心 6min 。

b. 去除過柱後的液體(ti) ,加入緩衝(chong) 液重複離心直至柱內(nei) 容物緊密充填至 1ml 刻度處,加 100 μ l 柱緩衝(chong) 液, 3000r/min 離心 6min ,重複洗滌步驟 3 次。在zui後一步洗滌後,確保流量與(yu) 上樣緩衝(chong) 液量相等,即 100 μ l 。

c. 探針溶液離心之前,放 1.5ml 的反應管在注射器下方的 15ml 管內(nei) ,與(yu) 前麵步驟相同,加探針液到柱內(nei) 並離心,過柱後的液體(ti) 收集在反應管中,這時已含有 20ng/ μ l 的標記探針。該探針已可用於(yu) 原位雜交或貯存於(yu) - 20 ℃。

用缺口平移法進行標記

與(yu) 缺口平移地化法幾乎相同,僅(jin) 10 ×寡核苷酸母液成分不同:

0.5mmol/L dATP, 0.5mmol/L dCTP, 0.5 mmol/L dGTP, 0.125 mmol/L  -11-dUTP , 0.375mmol/L dTTP 。

(三)斑點印跡分析法檢測標記物

1. 將分裝的 1 μ l 標準 DNA 稀釋液和同法配製的 1 μ l 待測 DNA 稀釋液點於(yu) 硝酸纖維素膜上。

2. 硝酸纖維素膜置 80 ℃真空烤箱內(nei) 1h 。

3. 室溫下,用 AP7.5 緩衝(chong) 液漂洗硝酸纖維素膜 1min 。

4. 將硝酸纖維素膜密封於(yu) 含 10ml 封閉液的塑料袋中,置 37 ℃溫育 30min 。

5. 打開塑料袋的一端,棄去封閉液,加入新鮮配製的鏈親(qin) 和素 - 堿性磷酸酶交  聯物溶液,重封塑料袋口,置 37 ℃溫育 30min 。6. 從(cong) 塑料袋中取出硝酸纖維膜,用 AP7.5 緩衝(chong) 液漂洗(室溫下兩(liang) 次各 5min ),再用 AP9.5 緩衝(chong) 液漂洗(室溫下 10min )。

7. 將硝酸纖維素膜重封於(yu) 含顯影液的塑料袋中( 33 μ l NBT 溶於(yu) 10ml AP9.5 緩衝(chong) 液中)。小心混勻後(不可漩渦混勻!)加入 25 μ l BCIP ,再次輕輕混勻反應液,在 37 ℃溫育直至顯影達滿意程度,一般 15 ~ 60min 。

8. 從(cong) 塑料袋中移去硝酸纖維膜,用 TE 緩衝(chong) 液終止顯色反應。

9. 空氣幹燥後,評估分析結果:測試組和對照組 DNA 的顏色密度應進行比較。在理想的雜交結果,zui低稀釋度信號應當是可見的。

(四)熒光標記原位雜交探針的混合與(yu) 變性

1. 混合 20 ~ 60ng 單拷貝 DNA 和 3 ~ 5 μ g 經剪切的鮭精 DNA (作為(wei) 載體(ti) )。如果反應後體(ti) 積少於(yu) 10 μ l ,可凍幹;若體(ti) 積較大,可加入 1/20 體(ti) 積的 3mol/L 乙酸鈉和 2 倍體(ti) 積 100% 乙醇使 DNA 沉澱。混勻並置- 70 ℃ 30min 。在 4 ℃用 Eppendorf 離心機以 12 000r/min 離心 10min ,棄上清,沉澱物以 500 μ l 70 %乙醇漂洗後再離心( 4 ℃, 12 000r/min, 10min ),棄上清並凍幹。

2. 重懸於(yu) 5 μ l 去離子的甲酰胺中,於(yu) 室溫漩渦混勻數分鍾。

3. 加 5 μ l 雜交緩衝(chong) 液,漩渦混勻 5 ~ 10min 。

4. 在 75 ℃使 DNA 探針變性 5min ,接著冰浴 5min ,這時探針已可用於(yu) 雜交。

(五)載玻片上 DNA 變性

變性

1. 在載玻片上選擇合適的雜交區,用鉛石筆在載玻片的另一麵作記號。

2. 變性前將載玻片置 60 ℃烤箱孵育以防止變性液加至載玻片時溫度的降低。

3. 加變性液至 Coplin 廣口瓶內(nei) ,在水浴箱中加熱至 70 ℃,用置於(yu) 瓶內(nei) 的溫度計檢測變性液的溫度(這是關(guan) 鍵步驟!)為(wei) 得到好的結果,溫度應達 70 ℃。

4. 將預熱的載玻片(一次不多於(yu) 3 片)移至含變性液的 Coplin 廣口瓶內(nei) 準 2min 。

5. 立即將載玻片依次移入含 70 %、 90 %和 100 %乙醇(冰冷)的 Coplin 廣口瓶內(nei) ,各 5min 。

6. 空氣幹燥後,載玻片已可用於(yu) 雜交。

雜交

1. 將 10 μ l 含變性探針的雜交混合物加至載玻片的變性靶 DNA 上。

2. 在雜交的液滴上小心地蓋上 18 × 18cm 的蓋玻片,不要滯留氣泡。

3. 用橡皮泥將蓋玻片四周封好,置載玻片於(yu) 濕盒內(nei) , 37 ℃溫育過夜。

(六)檢測

1. 分別在 42 ℃和 60 ℃的水浴箱內(nei) 預熱漂洗液 A ( 50 %甲酰胺, 2 × SSC pH7.0 )和 B ( 1 × SSC ~ 0.1 × SSC pH7.0 )。

2. 從(cong) 濕盒內(nei) 取出載玻片,用鑷子小心除去橡皮泥。

3. 置載玻片於(yu) 含預熱至 42 ℃漂洗液 A 的 Coplin 廣口瓶中,在水浴箱中振蕩 10min 直至蓋玻片脫落,將載玻片移至另一含漂洗液 A 的廣口瓶中,振蕩 5min ,更換漂洗液 A 兩(liang) 次,每次振蕩 5min 。

4. 將載玻片移入含預熱( 60 ℃)漂洗液 B 的 Coplin 廣口瓶中,漂洗 5min ,更換漂洗液兩(liang) 次,每次漂洗 5min 。

5. 將載玻片從(cong) Coplin 廣口瓶中取出,棄盡液體(ti) ,加 200 μ l 封閉液,蓋以 22 × 40mm 的蓋玻片,置濕盒內(nei) , 37 ℃溫育至少 30min 。

6. 從(cong) 每張載玻片上移去蓋玻片,去除過的的液體(ti) ,加 200 μ l 帶熒光的報道分子檢測液(如 5 μ g/ml 與(yu) 熒光素偶聯的親(qin) 和素或 6 μ g/ml 與(yu) 羅丹明偶聯的抗抗體(ti) ),在 37 ℃濕盒內(nei) 溫育 30min 。所有的後序步驟均應在避光的 Coplin 廣口瓶中進行(如外裹錫箔紙)。

7. 移去蓋玻片,將載玻片移至漂洗液 C ( 4 × SSC , 0.1 % Tween20 pH7.0 )中,在 42 ℃(振蕩水浴箱)漂洗三次各 5min 。

8. 將載玻片置入含複染劑(如 2 × SSC , 200ng/ml DAPI )的 Coplin 廣口瓶中,室溫振蕩 20min 。

9. 將載玻片移至漂洗液 D ( 2 × SSC , 0.05 % Tween 20 )的 Coplin 廣口瓶中,室溫中溫育 1 ~ 2min 。

10. 從(cong) Coplin 廣口瓶中取出載玻片,加 20 ~ 30 μ l 防退色液並蓋以 22 × 40mm 的蓋玻片,置載玻片於(yu) 合適的盒內(nei) ,以便 4 ℃保存。

(七)染色體(ti) 原位抑製( CISS )雜交

1. 結合適量標記的探針 DNA ,人競爭(zheng) DNA ( Cot1 片段) 2 ~ 4 μ g ,加鮭精 DNA 至總量為(wei) 10 μ g DNA 。

2. 加 1/20 體(ti) 積乙酸鈉( pH5.2 )和 2 倍體(ti) 積的乙醇使 DNA 沉澱,置- 70 ℃ 30min 。 12 000r/min 離心 10 分鍾後,大多數可見沉澱。棄上清並用 70 %乙醇漂洗,再離心棄上清。

3. 凍幹樣本,重溶於(yu) 5 μ l 去離子甲酰胺中。

4. 加 5 μ l 變性緩衝(chong) 液。

5. 在 75 ℃溫育 5min 使 DNA 變性。

6. 迅速將含探針溶液的微量離心管移至 37 ℃,溫育 5 ~ 20min (甚至更長)使部分 DNA 再退火。

7. 預退火的探針與(yu) 變性 DNA 在載玻片上混勻。

8. 繼續進行(四,五,六)所述的步驟。

(八)信號放大

1. 小心地從(cong) 載玻片上移去蓋玻片。

2. 將載玻片移至漂洗液 C ( 4 × SSC , 0.1 % Tween20 pH7.0 )中,在 42 ℃漂洗三次共 10min 。

3. 從(cong) Coplin 廣口瓶中取出載玻片,吸去載玻片上的殘液,加 200 μ l 含 1 ~ 5 μ g/ml 化的抗親(qin) 和素抗體(ti) 的檢測緩衝(chong) 液,覆以 22 × 40mm 的蓋玻片,置濕盒內(nei) 在 37 ℃溫育 30min 。

4. 在 42 ℃含漂洗液 C 的 Coplin 廣口瓶中漂洗載玻片三次各 5min 。

5. 從(cong) Coplin 廣口瓶中取出載玻片,吸去載玻片上的殘液,加 200 μ l 含 5 μ g/ml 偶聯熒光染料的親(qin) 和素檢測緩衝(chong) 液。

6. 漂洗和染色體(ti) 步驟見(六)。

(九)多色熒光標記原位雜交

1. 在 DNA 沉澱之前,采用幾種與(yu) 不同報道分子結合的探針,而不是僅(jin) 用一種探針。

2. 合適的報道分子結合物必須加到檢測緩衝(chong) 液中(六)。每種報道分子結合物應與(yu) 一種熒光染料結合,該染料在光譜上能與(yu) 同一實驗所用的其它熒光染料相區別。

 

上一篇 鑒定抗血清質量的參數 下一篇 氨基酸組分分析

021-69985169
13611928337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