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的診斷
診斷
根據有反複發作的哮喘史,發作時有帶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可自行緩解或支氣管解痙劑得以緩解等特征,以及典型的急性發作症狀和體(ti) 征聘,除外可造成氣喘或呼吸困難的其他疾病,一般診斷並不困難,但過敏原常不明確。
對不典型或輕症哮喘可用激發試驗證實氣道高反應性的存在。通常用組胺或乙酰甲作霧化吸入,測定吸入前後通氣功能的改變。FEV1在吸入10min時下降>20%所需的組胺吸入量(<7.8umol為(wei) 組胺激發陽性)。90%以上哮喘患者激發試驗為(wei) 陽性。但氣道反應性增高,並非都是哮喘,必須排除其他呼吸道炎症。
鑒別診斷
一、心原性哮喘
心原性哮喘常見於(yu) 左心心力衰竭,發作時的症狀與(yu) 哮喘相似,但心原性哮喘多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風心病二尖瓣狹窄等病史和體(ti) 征。陣陣咳嗽,常咳出粉紅色泡沫痰,兩(liang) 肺可聞廣泛的水泡音和哮鳴音,左心界擴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聞奔馬律。病情許可作胸部X線檢查時,可見心髒增大,肺淤血征,有助於(yu) 鑒別,若一時難以鑒別可注射氨緩解症狀後進一步檢查,忌用腎上腺素或,以免造成危險。
二、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
多見於(yu) 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長年存在,有加重期。有肺氣腫體(ti) 征,兩(liang) 肺常可聞及水泡音。
三、支氣管肺癌
型肺癌導致支氣管狹窄或伴有感染時或類癌綜合征,可出現喘鳴或類似哮喘樣呼吸困難、肺部可聞及哮鳴音。但肺癌的呼吸困難及哮鳴症狀進行性加重,常無誘因,咳嗽可有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細胞,胸部X線攝片、CT或MRI檢查或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常可明確診斷。
四、變態反應性肺浸潤
見於(yu) 熱帶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肺嗜酸粒增多性浸潤、外源性變態反應性肺泡炎等。致病原因為(wei) 寄生蟲、原蟲、花粉、化學藥品、職業(ye) 粉塵等,多有接觸史,症狀較輕,病人常有發熱,胸部X線可見多發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潤陰影,可自行消失或再發。肺組織活檢也有助於(yu) 鑒別。
實驗室檢查
一、血液常規檢查
發作時可有嗜酸粒細胞增高。如並發感染可有白細胞總數增高,分類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二、痰液檢查
塗片在顯微鏡下可見較多的嗜酸粒,尖棱結晶(Charcort-Leyden結晶體(ti) ),粘液栓(Curschmann螺旋體(ti) )和透明的哮喘珠(Laennec珠)。如合並呼吸道細菌感染,痰塗片革蘭(lan) 染色、細菌培養(yang) 及藥物敏感試驗有助於(yu) 病原菌診斷及指導治療。
三、呼吸功能檢查
在哮喘發作時有關(guan) 呼氣流速的全部指標均顯著下降,一秒鍾用力呼氣量(FEV1)、一秒鍾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zui大呼氣中期流速(MMFR)、25%與(yu) 50%肺活量時的zui大呼氣流量(MEF25%與(yu) MEF50%)以及呼氣流速峰值(PEFR)均減少。緩解期可逐漸恢複。有效的支氣管舒張劑可使上述指標好轉。可有肺活量減少、殘氣容積增加、功能殘氣量和肺總量增加,殘氣占肺總量百分比增高。
四、血氣分析
哮喘發作時如有缺氧,可有PaO2降低,由於(yu) 過度通氣可使PaCO2下降,pH值上升,表現呼吸性堿中毒。如重症哮喘,氣道阻塞加重,可使CO2瀦留,PaCO2上升,表現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顯,可合並代謝性酸中毒。
五、胸部X線檢查
早期在哮喘發作時可見兩(liang) 肺透亮度增加,呈過度充氣狀態;在緩解期多無明顯異常。如並發呼吸道感染,可見肺紋理增加及炎性浸潤陰影。同時要注意肺不張、氣胸或縱隔氣腫等並發症的存在。
六、特異過敏原的補體(ti) 試驗
可用放射性過敏原吸附試驗(RAST)測定特異性lgE,過敏性哮喘患者血清lgE可較正常人高2-6倍。在緩解期檢查可判斷過敏原,但應防止發生過敏反應。或用嗜鹼粒細胞組胺釋放試驗計算組胺釋放率,>15%為(wei) 陽性。也可測定血液及呼吸道分泌中lgE、lgA、lgM 等免疫球蛋白。
七、皮膚敏感試驗
在哮喘緩解期用可疑的過敏原作皮膚劃痕或皮內(nei) 試驗,有條件的作吸入激發試驗,可作出過敏原診斷。但應注意高度敏感的患者有時可能誘發哮喘和全身反應,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須密切觀察,及時采取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