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係我們   Contact
搜索   Search
技術文章   Article首頁>>技術文章>>高I+G酵母抽提物產品特性和鑒別方法

高I+G酵母抽提物產品特性和鑒別方法

點擊次數:1683 更新時間:2017-02-21

高I+G酵母抽提物產(chan) 品特性和鑒別方法

一、鮮味相乘效果。與(yu) 味精混合使用可以產(chan) 生鮮味倍增效果,降低產(chan) 品成本。

二、增強及改善食品風味,可以增強食物的天然鮮美、濃鬱與(yu) 香甜味。

三、使肉類味道更鮮美,與(yu) 味精混合後添加可增強肉類原味,強化肉類香味,減少肉類用量令成本降低。

四、抑製食品中過鹹、過苦、過酸等不良氣味,並可以減少異味(氨基酸味、麵粉味等)

五、具有較佳的溶解性及在產(chan) 品中的穩定性。

品種:目前國內(nei) 市場上主要有韓國希傑核苷酸(I+G)、韓國味元核苷酸(I+G)、日本味之素核苷酸(I+G)、拓普核苷酸(I+G)、富德核苷酸(I+G)。

鑒別方法

假貨:

少量I+G中,摻入大量味素粉、鹽、白糖、葡萄糖粉、澱粉、糊精等。

1、摻入味素:火中烤會(hui) 有移動、熔化等現象,真貨受熱不熔化,不移動,直至成灰。

2、摻鹽:有鹹味;

3、摻糖:很甜;

4、摻澱粉:冷水中沉澱不溶解;

5、摻糊精:在水中發稠、不澄清;

來源與(yu) 製法: 由酵母所得核酸分解、分離製得;或由發酵法製取。 毒理學依據:

①LD50:大鼠口服大於(yu) 10 g/kg(bw)。

②ADI:無須規定。

③代謝:參照鳥苷酸鈉 。

質量要求:質量標準(GB2845―2007)

用途與(yu) 注意事項: 增味劑(鮮味劑)。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規定:可在各類食品中按需要適量使用。本品常與(yu) 鈉合用,其用量約為(wei) 味精的2%-10%,可與(yu) 其他多種成分合用,如一種複合鮮味劑組分的味精88%、呈味核苷酸8%、檸檬酸4%;另一組分為(wei) 味精41%、呈味核苷酸2%、水解動物蛋白56%、琥珀酸二鈉1%。

鑒定方法:

①試樣液的製備:稱取本品1.0g(準確至0.0001g),用水溶解並稀釋至100 mL,取10.0µL,用新華Ⅲ號濾紙點樣,於(yu) 展開溶液(飽和硫酸銨∶異丙醇∶水=79∶2∶19)中展開30cm,取出晾幹或烘幹,在紫外分析儀(yi) 中劃出紫外吸收斑點(IMP或GMP),分別剪入兩(liang) 支10mm×100mm的小試管中,各加0.01 mol/L的鹽酸溶液4.0 mL,將試管放入80℃恒溫水浴保溫30min,冷卻,即為(wei) 含IMP與(yu) GMP的試樣液。

②zui大吸收波長的測定:分別將上述試樣倒入1cm光程的石英比色杯中,在240-250nm波長範圍內(nei) ,以0.01 mol/L鹽酸溶液做空白試驗,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其zui大吸收峰波長。結果處理:zui大吸收峰波長在(250±2)nm內(nei) ,即為(wei) IMP,在(256±2)nm內(nei) ,即為(wei) GMP。

上一篇 關於免疫球蛋白G4星空体育官网中国相關知識 下一篇 紙層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021-69985169
13611928337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