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係我們   Contact
搜索   Search
技術文章   Article首頁>>技術文章>>ELISA實驗正麵解析血清學反應的特點原理

ELISA實驗正麵解析血清學反應的特點原理

點擊次數:1720 更新時間:2019-05-15

    實驗正麵解析血清學反應的特點

原理:

抗原和相應抗體(ti) 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免疫學反應。在體(ti) 外,抗體(ti) 主要存在於(yu) 血清中,因此抗原和抗體(ti) 之間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反應又稱為(wei) 血清學反應

(一)血清學反應的一般特點

1、抗原抗體(ti) 的結合具有特異性

在血清學反應中,隻有抗原(或抗體(ti) )和相應的抗體(ti) (或抗原)才能結合。

2、抗原抗體(ti) 是分子表麵的結合

抗原抗體(ti) 發生結合後,複合物相當穩定,但是有可逆性。經分離後重新得到的抗原或抗體(ti) 的性質仍不改變。

3、抗原抗體(ti) 按一定的分子比例結合

隻有在分子比例合適時才會(hui) 出現可見反應。若兩(liang) 者比例不合適,即抗體(ti) 過剩或抗原過剩,都不能形成大塊複合物,因而不能出現可見反應。在結合中,一般認為(wei) 抗原是多價(jia) 的,抗體(ti) 是二價(jia) 的。

4、抗原抗體(ti) 反應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階段

*階段為(wei) 抗原決(jue) 定簇與(yu) 抗體(ti) 的結合部位發生特異性反應,形成複合物。這個(ge) 階段具有特異性。其特點是反應快,數秒鍾至數分鍾內(nei) 即可完成,但不被肉眼所見。

第二階段為(wei) 抗原抗體(ti) 反應的可見階段,是非特異性的。這一階段由於(yu) 電解質的作用,中和了抗原抗體(ti) 複合物表麵上的大部分電荷,使許多複合物能相互聚集成較大的顆粒而出現可見反應。這一階段反應較慢,常需數分鍾乃至十幾小時才能完成。受到電解質、pH和溫度的影響。

上一篇 elisa試劑盒加樣的應注意哪些優化 下一篇 相關蛋白1(FGL1)檢測ELISA試劑盒檢測原理:

021-69985169
13611928337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