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係我們   Contact
搜索   Search
技術文章   Article首頁>>技術文章>>豬血管生成素1(ANG-1)ELISA試劑盒組織結構及原理

豬血管生成素1(ANG-1)ELISA試劑盒組織結構及原理

點擊次數:975 更新時間:2019-07-31

豬血管生成素1(ANG-1)ELISA試劑盒組織結構

1、血清:操作過程中避免任何細胞刺激。使用不含熱原和內(nei) 毒素的試管。收集血液後,1000×g離心12分鍾將血紅細胞迅速小心地分離。

2、血漿:EDTA、檸檬酸鹽、肝素血漿可用於(yu) 檢測。1000×g離心60分鍾去除顆粒。

3、細胞上清液:1000×g離心32分鍾去除顆粒和聚合物。

4、組織勻漿:將組織加入適量生li鹽水搗碎。1000×g離心33分鍾,取上清液。

5、保存:如果樣品不立即使用,應將其分成小部分-70℃保存,避免反複冷凍。盡可能的不要使用溶血或高血脂血。如果血清中大量顆粒,檢測前先離心或過濾。不要在37℃或更高的溫度加熱解凍。應在室溫下解凍並確保樣品均勻地充分解凍。

【技術原理】

1、抗原或抗體(ti) 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體(ti) 的酶標記。

2、結合在固相載體(ti) 表麵的抗原或抗體(ti) 仍保持其免疫學活性。

3、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ti) 既保留其免疫學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4、受檢標本與(yu) 固相載體(ti) 表麵的抗原或抗體(ti) 起反應。再加入酶標記的抗原或抗體(ti) ,也通過反應而結合在固相載體(ti) 上。

5、此時固相上的酶量與(yu) 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呈一定的比例。

6、加入酶反應的底物後,底物被酶催化成為(wei) 有色產(chan) 物,產(chan) 物的量與(yu) 標本中受檢物質的量直接相關(guan) ,故可根據呈色的深淺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測定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度(pg-ng/ml水平),並且重複性好,以免疫學反應為(wei) 基礎,將抗原、抗體(ti) 的特異性反應與(yu) 酶對底物的催化作用相結合起來的一種敏感性很高的試驗技術。

上一篇 鉤端螺旋體(Lep)核酸檢測試劑盒預期用途說明 下一篇 兔子端粒酶(TE)ELISA試劑盒操作步驟要點分析

021-69985169
13611928337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