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D Elisa 試劑盒實驗兩種結果判定方法
點擊次數:1111 更新時間:2019-11-20
D2D Elisa 試劑盒實驗-結果判定:定性測定
定性測定的結果判斷是對受檢標本中是否含有待測抗原或抗體(ti) 作出"有"或"無"的簡單回答,分別用"陽性"、"陰性"表示。"陽性"表示該標本在該測定係統中有反應。"陰性"則為(wei) 無反應。用定性判斷法也可得到半定量結果,即用滴度來表示反應的強度,其實質仍是一個(ge) 定性試驗。在這種半定量測定中,將標本作一係列稀釋後進行試驗,呈陽性反應的zui高稀釋度即為(wei) 滴度。根據滴度的高低,可以判斷標本反應性的強弱,這比觀察不稀釋標本呈色的深淺判斷為(wei) 強陽性、弱陽性更具定量意義(yi) 。
在間接法和夾心法ELISA中,陽性孔呈色深於(yu) 陰性孔。在競爭(zheng) 法ELISA中則相反,陰性孔呈色深於(yu) 陽性孔。兩(liang) 類反應的結果判斷方法不同,分述於(yu) 下。
D2D Elisa 試劑盒實驗-結果判定:定量測定
ELISA操作步驟複雜,影響反應因素較多,特別是固相載體(ti) 的包被難達到各個(ge) 體(ti) 之間的一致,因此在定量測定中,每批測試均須用一係列不同濃度的參考標準品在相同的條件下製作標準曲線。測定大分子量物質的夾心法ELISA,標準曲線的範圍一般較寬,曲線zui高點的吸光度可接近2.0,繪製時常用半對數紙,以檢測物的濃度為(wei) 橫坐標,以吸光度為(wei) 縱坐標,將各濃度的值逐點連接,所得曲線一般呈S形,其頭、尾部曲線趨於(yu) 平坦,較呈直線的部分是理想的檢測區域。甲胎蛋白質ELISA測定的標準曲線。
測定小分子量物質常用競爭(zheng) 法(參見2.2),其標準曲線中吸光度與(yu) 受檢物質的濃度呈負相關(guan) 。標準曲線的形狀因試劑盒所用模式的差別而略有不同。ELISA測定的標準曲線示例見圖4-2。注意圖中橫坐標為(wei) 對數關(guan) 係,這更有利於(yu) 測定係統的表達。
上一篇 馬C反應蛋白酶聯免疫試劑盒操作步驟 下一篇 腺病毒通用PCR檢測試劑盒特點優(you) 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