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係我們   Contact
搜索   Search
新聞動態   News首頁>>新聞動態>>生命科學已實質性地跨入了後基因組時代

生命科學已實質性地跨入了後基因組時代

點擊次數:1165次 更新時間:2017-05-31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取得巨大的成功和許多物種基因組測序的完成,僅(jin) 僅(jin) 靠基因組的序列來試圖闡明生命現象是遠遠不夠的,因此,ELISA試劑盒研究重心已經開始從(cong) 揭示生命的所有遺傳(chuan) 信息轉移到在分子整體(ti) 水平對功能的研究上,生命科學已實質性地跨入了後基因組時代。
盡管現在已經有多個(ge) 物種的基因組被測序,但這些基因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但事實上,從(cong) DNA、mRNA到蛋白質存在三個(ge) 層次的調控,mRNA自身也存在著貯存、轉運和降解等問題,從(cong) mRNA角度考慮,實際上僅(jin) 包括了轉錄水平調控,並不能全麵代表蛋白質表達水平。實驗也證明,組織中mRNA豐(feng) 度與(yu) 蛋白質豐(feng) 度的相關(guan) 性並不好,尤其對於(yu) 低豐(feng) 度蛋白質來說,相關(guan) 性更差。蛋白質複雜的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亞(ya) 細胞定位或遷移,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則幾乎無法從(cong) mRNA水平來判斷。新生肽鏈合成後存在多種加工、修飾過程,蛋白質間也存在類似於(yu) mRNA分子內(nei) 的剪切、拚接,研究證明基本元件“intein”廣泛存在於(yu) 蛋白質中。基因與(yu) 其編碼產(chan) 物蛋白的線性對應關(guan) 係隻存在於(yu) 新生肽鏈而不是zui終的功能蛋白質中。
生理功能的執行者和生命現象的直接體(ti) 現者,對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研究將直接闡明生命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的變化機製;蛋白質本身的存在形式和活動規律,如翻譯後修飾、蛋白質間相互作用及蛋白質構象等問題,仍依賴於(yu) 直接對蛋白質的研究來解決(jue) 。因此要對生命的複雜活動有全麵和深入的認識,必然要在整體(ti) 、動態、網絡的水平上對蛋白質進行研究

 

 

上一篇 新型軟件(算法)能夠明顯改善對新血管產生的檢測 下一篇 提供巨噬細胞炎性蛋白2星空体育官网中国免費代檢測服務

021-69985169
13611928337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